手写 WEB 服务器和 HTTP 协议
 
 
 
  本节我们将借助 Socket 实现服务的端口监听并根据 Http 协议的请求和响应结构,实现一个简单的 Web 服务器,加深体验 Web 服务和 Http 协议的原理。
 
  
 
  
1. Http服务基本要素
 
 
 
  
1.1 监听连接
 
 
 
  浏览器每发起一次请求都需要跟服务端建立连接,服务端要时刻监听有没有客户端连接。传输层协议有 TCP/UDP 两种,实现起来并没有强制说用哪一种,下面是官方文档对 Http 连接的说明:
 
  
 
   
   HTTP communication usually takes place over TCP/IP connections. The default port is TCP 80 .
 
  
 
  
 
  文档中指明了连接通常用的是 TCP, TCP 不用考虑数据包乱序,丢失这些问题,实现起来更简单,高效。在代码层我们可以用 Socket 来实现我们的 TCP 传输服务。
 
  
 
  
1.2 接收数据
 
 
 
  Socket 监听连接,在没有连接到来之前一直是阻塞在 serverSocket.accept(); 有请求过来就可以运行到下面的代码,然后可以根据我们的输入流读取信息,根据 Http 协议拆开获取我们要的请求数据。
 
  
 
  
1.3 返回数据
 
 
 
  根据业务处理完获得返回实体数据,然后遵从 Http 协议格式构造返回的消息报文。浏览器获得到的数据也会根据 Http 协议进行渲染。
 
  
 
  
2. Http报文格式
 
 
 
  Http 协议请求报文的本质就是一堆字符串,只是这堆字符是有格式的,发送方跟接收方都需要按照这个格式来拼接和拆解内容。我们要实现一个 Web 服务,了解这个是最基本的要素。
 
  
 
  以下截图的报文是通过 tcpflow(一款功能强大的、基于命令行的免费开源工具)在 Linux 系统抓包获取的。
 
  
 
  sudo tcpflow -c port 8080
 
  
 
  
2.1 Request
 
 
 
 
 
  图中各种请求首部字段的具体含义/用途,会在下面章节中详细讲解到。
 
  
 
  
2.2 Response
 
 
 
  一般情况下,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就会有一个 Http 的响应消息,Http 响应也由 4 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响应头、空行 和 响应实体。
 
 
  
 
  图中的首部字段和返回内容(响应实体)中间是有一个空行的。
 
  
 
  
3. 实现
 
 
 
  
3.1 效果
 
 
 
 
   
   - Web 服务端监听 8090 端口;
  
   - 本地浏览器访问 8090 页面显示 
hello tomcat。  
  
 
  
 
  
3.2 代码
 
 
 
  package com.imooc.mytomcat.tomcat;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Mytomca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omcat server = new Mytomcat();
        server.start();
    }
    private void start(){
        try {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8090);
            do {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hander(socket);
            } while (tru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rivate void hander(Socket 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Builder response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responseBuilder
		        
		        .append("HTTP/1.1 200 \r\n")
		        
                .append("Content-Type: text/html\r\n")
                
                .append("\r\n")
                
                .append("hello tomcat");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write(responseBuilder.toString().getBytes());
        
        outputStream.flush();
        
        outputStream.close();
    }
}
 
  
 
  上面的代码初学者可以自己模仿着写一个,相信对 Http 会有很深刻的体验。代码中主要是监听连接,客户端连接后,根据 Http 协议进行字符串的拼接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浏览器接收到是标准的 Http 格式就会进行渲染。
 
  
 
  
4. 小结
 
 
 
  这边的代码虽然很简单,但是最核心的 Http 服务雏形已经展示出来了,成熟的 Http 服务可以在这基础上对以下模块进行优化:
 
  
 
   
   - 针对请求事件的 线程 / IO 优化;
  
   - Servlet 协议支持;
  
   - 配置独立管理;
  
   - Http协议内容完善(比如缓存机制);
  
   - 支持虚拟主机配置;
  
   - 支持代理;
  
   - rewrite 机制;
  
   - 安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