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网络模型定义了计算机数据的传输过程,当前有以下 2 种主流模型:
但是不管是七层模型还是四层模型,他们实现的目无非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
数据转换成电信号还是比较简单的,将字符根据指定的编码转换成唯一的二进制编码,然后将二进制的 01 映射成高低电平就可以传输出去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电脑上使用聊天工具,跟对方说了一句 你好
,对方的电脑如果只收到了 你好
的电频信号,是不能直接解析出来信息的。电脑解析电平信号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等等问题很多,所以信息的发送不止是简单的电信号转换,还要给我们的数据添加额外的很多标识,让对方机器清楚你是谁,哪里来的,跟我这台电脑的哪个程序交互等信息。网络模型就很详细的说明了里面具体要处理的事情,这里根据标准的 ISO 七层模型讲解。
为终端应用提供的服务,如我们的浏览器交互时候需要用到的 HTTP 协议,邮件发送的 SMTP,文件传输的 FTP 等。
为数据提供压缩,解压缩,解释,加密等功能。
通过传输层,建立了数据的传输通道。不同应用有自己不同的会话标识,所以传输过来的数据根据会话标识能够知道跟电脑的哪个应用在通信的。
定义了数据传输的协议和端口,比如是选择可靠的 TCP 还是不可靠的 UDP。在它上层的会话层是不关心它选择什么协议的,只要传输层能够提供传输的服务就行。传输层对于会话层来说是透明的。
在网络环境中,每台设备都有一个标识叫做 IP。数据在互联网的传输中都需要告知自己和对应的 IP,所以在这一层中主要是将数据添加一些网络信息,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包。
除了 IP 地址外,每台设备也有唯一的一个 MAC 地址。因为 IP 是需要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来解析的,局域网中不需要这种设备,一般是借助 MAC 地址寻址的。就像出门在外你有一个正式华丽名字,但是回到家里可能大家叫你另一个小名,黑妹
之类。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
一些物理设备的标准,如网卡网线,传输速率定义,最终实现将我们的数据转成电信号传输。
01 的电频信号在物理介质的传输远不止上面一条横线带过那么简单,想想如果你跟美国的网友进行通信,信号需要跨洋交互,中间经过的设备数量,通信距离有多夸张。
计算机的七层网络模型,是整个计算机体系的核心,明确分配了各个层次的功能职责。无论是软件开发还是硬件工程师都要清楚的掌握,要能够聚焦自己的领域,又能俯视全局,做到心中有丘壑。
0/1000